(一)
我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每年到编制财报的时候,就是这位财务总监最忙的时候,因为企业业绩不理想,要人为调整各种财务数据,忙着补齐各种会计凭据,完善证据链。比如,虚增了销售收入,就要牵扯到应收账款和体外现金循环,进而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比率,需要平衡各项指标,还要补合同、补成本单据、补现金流凭证……以达到瞒过审计以及各方监管的“眼睛”。由于权责发生制的存在,很多人以为搞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对容易而搞掂现金流量表很难,其实,搞掂现金流量表也不难,企业可以通过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以及洗出资金进行体外循环等方式搞定现金流量表。不过,搞掂现金流量表确实比搞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麻烦多了。
不忘初心li秦和il方得始终:财务造假:货币资金!相当于人体的血液,抽一管血,化验一下……什么问题都知道了。
马靖昊:是的!如同化验血液,对于企业,可以检测一下它的收现比、净现比、分红融资比!
(二)
对于利润呈现长期增长的上市公司,可以用现金流来进行检测。具体方法是:一是看看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否长期为正。二是看其收现比是否长期大于1,净现比是否长期大于0.8。三是如果该公司收现比长期低于0.8,或者净现比长期低于0.5,表明公司要么被拖欠大量货款,要么可能存在财务造假,不管属于哪种可能性,都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一般来讲,净现比不能低于0.5,收现比不能低于0.8,十年区间来看,都应该大于1。
1、收现比:即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对营业收入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是在剔除了应收账款对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的情况下,从现金流入的角度反映销售收入的实际情况,该比率如果> 1,说明不仅当期收入全部收到现金,而且还收回以前期间的应收账款,盈利质量较好;如果该比率小于 1,说明当期有部分收入没有收现,盈利质量出现问题。比如一家企业的账上的利润越来越高,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却变得越来越差,应收账款越堆越高,那么其坏账损失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要是没有外面融资,很可能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
套利匠人蜂鸟:如果产品和服务不能带来现金流,外面有融资也只是饮鸩止渴。
马靖昊:你说得对,关键是造血能力。
2、净现比: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归母净利润的百分比,即净现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100%,就是说企业实现一元归母净利润实际流入多少现金。这个指标的非常重要,在于看看净利润中有多少现金。正常来说,近五年净现比平均值一般至少>80%,当然越大越好,因为如果这个比例很小,则说明净利润只是数据看起来好看,其实没有真的赚到钱,可能大部分是白条甚至子虚乌有。
改名解毒口服液:您说的,不就是我们单位呢。
马靖昊:下面是判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马氏定律:从较长周期来看(1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应该大于1。个人认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较长周期的净现比低于0.7,可以判断其利润造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低于0.5,可以判断其利润造假了。水乡小叶榕:马氏定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应该大于1,低于0.7,要警惕,低于0.5,大概率造假了;时间要长,马氏定律可靠性越高。
净现比是衡量一个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可以称之为企业的“现金利润”,反映的是企业最“真实”的盈利能力。资金回笼越高效的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越接近净利润,也就是净现比会越接近于1,还有,考虑到增值税以及预收账款等因素,净现比会出现大于1的情况,此类企业的盈利质量很健康。
叫我兄涨:马老师,如果一家公司的净现比长期远小于1,说明什么?
马靖昊:如果净现比远小于1,则说明公司经营现金流出比较大,此时可观察存货、在建工程、预付账款等科目,若这些科目大幅增加则说明虚增的利润可能放入到这些科目里了。商业的本质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有什么样的原因可以长达数年收不到钱呢?
3、分红融资比:根据公司在上市以来,历史累积分红和融资金额的对比,可以看出一家公司能否持续创造盈利和现金,对股东是不是慷慨,是不是铁公鸡。像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吉比特等上市公司,既创造了盈利更创造了现金,这个指标就非常耀眼。
(三)
据研究,80%以上公司经营失败都可以归因于现金管理不当。现金流决定企业命运,如果把企业比作人,那么现金流就是血液,没有利润可以活,但是没有现金只有死。在权责发生制下,利润与赚取的现金并不匹配,并且利润容易纵或作假、虚报、瞒报。虽然现金流量表的数字也可以造假,但真实的现金是造不了假的。因此,当公司没有现金流支撑时,所有的财务造假问题都会暴露无遗。
来源:马靖昊说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