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思考: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哪些?总的来说,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给予政府更为充裕的财政资金,通过发展教育等促使生产力提高、生产方式更新。综上,经济社会开始以知识进步与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循环将其作为内在的原生动力,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也是本文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古典经济学派
古典学派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典学派税收政策的基础是―夜警国、廉价政府即主张对经济进行自由放任,而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主动干预,其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最早提出课税四原则,即公平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课税费用最小原则,以这四项原则为基础,以后经济学家不断丰富发展课税的基本原则。古典学派强调征税的公平原则,认为征税应该让国内民众感到公平。
由此分为征税收益原则和能力原则。能力原则认为,应该按照民众的实际纳税能力分担税负,即从客观上按照财产或消费衡量纳税标准或从主观上以民众纳税时所感受到的“牺牲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这种说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合理原则。
收益原则认为,民众因为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获得收益,故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支出,因此,根据纳税人从国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所获得的利益,多得多收,少得少收,得到相同利益的征收相同税额,实现税收征收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二是主张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应根据经济社会整体形势特点,提高税收的效率水平。从降低税收征纳成本出发主张尽量减少利用税收等手段对产业发展的不必要干预,涉及征税过程本身应注意的问题和与生产率的相互关系。
三是提出税收转移与归宿理论,认为征税改变了经济活动的相对价格,因而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斯密在《国富论》中详细讨论了各主要税种及其归宿,创立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理论的分析模式。
李嘉图发展斯密的观点,引入了宏观与微观分析的框架,其赋税论的本质是转嫁论,认为流转税会对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扭曲社会公平,主张建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其减少对经济的主动干预任由市场自身调节需求的观点在当时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扩大了生产、投资和消费规模,推动了多方面的进步。
二、凯恩斯主义税收政策理论
凯恩斯的税收政策是其宏观经济政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凯恩斯反对对市场的自由放任政策,强调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主动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凯恩斯关于税收方面的核心主张主要有:
一是凯恩斯主义理论核心建立在三大假说的基础上即有效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认为在经济萧条时,由于经济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而货币政策失效,此时财政税收政策效果极为显著。
二是个人所得税具有一定的免征额和累进税率,在经济繁荣时期税基的提高使得民众自动适用更高的税率,税收增加,使得人们收入比预期收入减少,抑制经济过热;在经济萧条期间收入减少,收入适用更低的税率甚至退回免征额以内,纳税减少,使得人们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少一些。
三是强调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相机抉择,目的在于消除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刺激私人消费的提高,促进投资增长。具体来说,当经济陷入萧条时,为了减少通货紧缩的因素,一方面通过税收发挥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调节收入分配,放缓消费下降,谋求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以刺激经济的回升;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借助公共投资以抵补民间投资的减退,刺激投资需求;当经济发展过热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因素,通过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放缓收入提高的速度,提高消费和投资的税负水平,给经济降温。
综上,凯恩斯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税收的宏观调节功能,一是改变税制结构模式,从原来的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体系改为以所得税为主、超额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体系;二是改变税率形式,由固定税、比例税制逐步过度到建立以累进所得税为主的新的税制,从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税收政策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征税体现了政府将部分经济社会的资源——产品和劳务从私人手中无偿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并将征税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与牺牲原则,提出如下的具体税收政策:逐步由累进的所得税制向累进的消费税和资产税制度转变,这种转变将使税收政策成为既维护税收公平原则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政策;
与一般观点认为对富人实行累进高税率降低其努力工作和投资的积极性相反,认为应提高对高收入者的税率,原因在于富有者为将一般所得转化为风险投资所得,实际上会把资本向风险项目转移;
为刺激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应减免对投资收益所得课征的所得税,进而刺激投资需求;对于科技研究开发要高度重视,在税收方面应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允许资本投资的损失计入到企业成本中去,使企业收益和课税负担平均化;降低法人的税率,刺激投资;考察现时的经济状况,制定并推行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四、供给学派税收政策理论
供给学派认为将经济滞胀的原因归咎于需求侧,而忽视劳动、储蓄、投资等供给端因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他们重拾萨伊的主张―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他们主张减税,特别是降低利润收入较低时的累进税率。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逐步发展,其核心观点在于为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增长需要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技术由外部既定变成为模型的内生变量。
主张在知识和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有效劳动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在其他资源禀赋既定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经典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包括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卢卡斯模型、格鲁斯曼—赫普曼模型、研发模型等,解释了内生性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着重区分了其与索罗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外生的增长模型之间的区别。
之后,新增长理论以企业知识的积累活动为研究核心,通过不同的维度延伸,探索知识积累如何在长期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把技术进步内生化,构建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类似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知识生产函数,可以直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外部性而需要政府主动干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做出合理解释,并就外部性的相关问题提出政策主张。
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创新、知识进步内生化,发现其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产业生产效率,因此为政府通过政策干预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可以扩大企业再生产,为企业新一轮研发活动提供更多的研发资金,以供新一轮的研发活动使用。
来源:奇闻君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