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了资产负债表,本期和大家解读利润表(02表),同时揭秘2个判断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关键财务指标。希望通过这个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张表。
利润表(Profit and Loss)是什么?
如果你看过第一期“毛利率”和第二期“净利率”,恭喜你,利润表50%的内容你已经会了图片。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了解自己家底(财务状况)的法宝,那么“利润表”就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晴雨表,也是职业经理人的KPI(关键绩效指标)。
经济学上,利润表指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通常为一个财年)的盈亏情况,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如果说“会计平衡原则”是资产负债表的灵魂,那么利润表的灵魂就是“权责发生制”,而它的平行世界是“收付实现制”。
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在不同的制度下,老公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一般适用于政府预算会计。
例子中的老公给老婆买大衣,当月付现,当月确认费用。
权责发生制:以取得资产权利或支付义务为标志,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不管现金收付与否,只要权利和义务归属本期,就要确认。我国规定国内所有企业都应使用该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例子中的大衣可以穿20年,资产的受益期间就是20年,购买大衣的成本按照20年摊销,分期确认费用。
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还是以小编喜欢的汪小姐的明珠公司为例,假设公司主业是卖牛仔裤,副业是卖矿泉水,公司的利润表是怎样的呢?
为了让你进一步理解收入(Top Line)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最后进口袋的钱(Bottom Line)的,小编又画了个从左到右的进阶版,请结合上面的利润表,一起看:
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收入、毛利、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外,还有2个相对陌生的指标,EBIT & EBITDA,他们就是小编这期要为大家重点介绍的关键财务指标。
EBIT
全称:息税前利润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意义: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该指标剔除了利息和所得税的影响,通常用作核心业务运营能力的判定
公式:净利润+利息+所得税
提问: 同样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既然已经有了净利润(NI),为什么还要看EBIT?
答: EBIT和NI相比,区别是剔除了因资本结构差异或所得税政策不同带来的影响(i.e. 利息和所得税),较之NI,EBIT能更真切地看清企业核心业务运营能力,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同口径比较(apple to apple),从而为企业做出合理判断。
例如同样是贸易公司,汪小姐在上海运营明珠公司,借了银行200万,利率8%, 所得税率25%;李小姐在香港运营珍珠公司,借了银行20万,利率4%, 所得税率16.5%。如果单看净利润,2个公司都是100万,但是明珠公司利息和所得税更高,去掉这2个干扰因素,明珠公司EBIT更高,初步判断明珠公司的核心业务运营能力更强。
EBITDA
全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ion
意义:用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是企业核心业务运营现金流的代表。这个是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广泛使用的财务指标,常见于企业估值。如果一家企业的EBITDA是负数,说明这家企业亏损状况相当严重。
公式:净利润+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
提问: EBITDA指标,听上去更受欢迎,它有什么特别用处?
答: EBITDA可以大致反映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因为利息是融资行为,与经营无关;所得税费因国家和地区不同,税率不同;折旧和摊销是典型的非现金支出,不影响现金流。剔除这些影响后,大致可以估计出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从而对企业进行估值。
利润表中各种指标名目繁多,对于企业高管和非财务专业人士来说,未必需要全部搞懂,但是只要看下企业历年EBIT和EBITDA这2个指标,就能大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了。
利润表(上)总结
1. 权责发生制,以取得资产权利或支付义务为标志,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
2.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性费用。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3. 如果要衡量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EBIT可以排除不同企业之间,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差异带来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加直接和单纯地了解企业盈利能力。
4. 在EBIT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折旧和摊销影响,得到EBITDA,可以大致反应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在企业估值中广泛运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这些点滴的财务金融知识能帮助到屏幕前的你,为你的工作和生活添砖加瓦。谢谢啦!图片
#经常学习,就能庆功
来源:轻松学财务 掌握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