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具 数据 导航 问答 资料 社区 对账
在线客服 登录 注册

企业财务管理:利润管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2024-04-18 07:51:43
0
91

现代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财务活动日益丰富、繁杂,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例如,2018年山东某集团债务危机爆发,导致7家关联公司破产整顿,2020年多家公司因财务管理目标未能实现出现裁员风波。种种迹象表明,企业日常运营中需要清楚自身的财务管理责任,不能等问题出现后再解决。

01  利润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润是企业的核心指标,这一数据是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长期关注的重点数据,也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有效的利润管理是确保企业利润长期增长的基础,其各项措施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到企业各经济主体的利益。
目前,我国也出台了关于企业利润管理的法律法规,这体现了法律制度对企业利益主体的认可与尊重。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利润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客户管理。管理者需要清楚企业客户资源,了解哪些客户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哪些客户是潜在客户、哪些客户无法提供利润,对客户进行区分后进行妥善管理。

(2)供给管理。管理者需要研究企业供给渠道,分析企业生产成本是否侵蚀利润,分析企业哪些销售渠道盈利水平低,分析企业哪些销售渠道出现亏损,并及时止损、调整。

(3)产品利润管理。管理者需要清楚高转化率产品、低转化率产品的毛利率,确保这两类产品的毛利率高于无库存特制订单类产品的毛利率,这样则可以确保企业利润保持在健康区间。

(4)擅用关联交易。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往往可以获得更多价格优势,关联交易可以为企业带来多种形式的利益转移,从而控制、提升企业利润。

(5)调控生产活动。企业在市场需求较大时可以通过增加产量调节库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费用,进而提升产品利润。

(6)资产业务控制。在企业发展的必要阶段,也可以采用出售部分资产或业务的方式提升企业利润。

通过以上方法,管理者可以发现企业总体利润存在30%~40%的提升空间,根据企业发展现状,采用适合的策略则可以为企业建立一套系统的利润管理方案。

管理者对企业利润进行有效管理也需要特定条件。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当企业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正常情况下股东都会产生自利意识,其会通过一系列操作力求企业出现利己的结果。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利润管理时尽量规避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之后才能实现有效的利润管理。

另外,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白利润管理不同于利润操控。虽然利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但其有一个限度。适当的利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过度的利润管理则变为利润操控,利润操控存在较大风险,甚至给企业利润带来负增长。

02  利润管理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目前,利润管理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必须完成的工作,如美国企业管理者擅用“收益均衡化”利润管理方式,日本企业管理者擅用“收益平滑化”利润管理方式。

这些根据市场特点衍生的利润管理方式可以增大企业利润空间,且提高股东满意度。在国内市场,利润管理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利润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出发,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公认标准是利润。企业主体产业、投资、项目开发等活动实现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则企业可实现利润最大化。

(2)利润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管理政策都建立在利润管理之上,因为利润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起点,内部各项管理条例、政策都应遵循利润管理的方向,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比如大多数企业的考核政策以绩效为标准,而绩效与利润直接挂钩,绩效考核可以引导企业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3)利润管理是企业宣传的媒介。企业内部宣传的主要内容为规模、技术、服务、品牌价值,利润管理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后进行整体宣传。

(4)利润管理有利于企业优化发展战略。适度的利润管理可以确保企业不断走向成熟,内部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在适度的利润管理下,企业可以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经营业绩,从而制定更契合企业发展的目标战略,促进企业高速优质发展。


来源:管理者财务进阶指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