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洁 徐昕旖 陈浩 本报记者 虞立教
面料、眼镜、印染布……都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然而,在浙江,这些“小商品”正逐渐发展为当地的“大产业”。近日,记者走进企业一线,探访几个“小商品”出圈出彩的故事。
海宁许村:马面裙面料在全国出圈
在海宁市许村镇浙江斯泰堡纺织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近百台提花机开足马力,上万根丝线依照设定好的程序不断上下摆动,五彩祥云的图案慢慢显现出来。“一天要生产5000米马面裙面料,才能把排队要货的客户打发走,我们的出货单都排到6月啦!”公司负责人沈菊华高兴地说。
在海宁市许村镇,生产马面裙布料的不止沈菊华一人。许村镇是中国布艺名镇,有着全国最大提花面料生产基地。近一两年,随着马面裙站上“风口”,许多企业抓住这个机会,依托原有的提花机等设备,改进工艺生产马面裙面料。一时间,数不清的汉服品牌商蜂拥而至,还有不少欧洲、东南亚客商不远万里前来采购,订单像雪花一样飘来。
据介绍,目前许村已有100多家企业陆续加入马面裙面料的生产大军,日产面料达3万余米,可制成近7000条马面裙。
“马面裙是一个迭代性很快的产业。”海宁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曹咬强说,未来,只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够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为此,各家企业都在加强创新。在明基布艺的展厅内,龙凤图样富丽堂皇、梅兰竹菊清雅秀气、绣花锦缎华丽精致……让人目不暇接。“主要看中他们家的花型别人家没有。”来自广州的采购商李女士已经是二次订购了,去年确认了一批服装面料,这次来工厂又订下了4款。
针对行业发展实际,当地税务部门在海宁中国家纺城时尚面料创新中心建立了“政税银”服务站,通过业务骨干驻点的方式,围绕企业开办、销售、转型、升级等环节提供“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并为企业量身定制涉税辅导清单,个性化精准推送企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线上线下解答涉税疑难,释放政策与服务“动能”。
台州杜桥:眼镜电商全网交易额占全国的37.67%
走进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的浙江台州杜桥眼镜城,店铺鳞次栉比,很多商家正对着直播镜头介绍新款式。
这个曾经主要做传统外贸订单,给别人贴牌的“眼镜之乡”,正在走上智造转型与电子商务“新赛道”。
85后金炜烽在这里经营着一家中等规模的眼镜工厂,过去以贴牌生产以及为跨境卖家供货为主。2022年9月,金炜烽入驻跨境外贸平台多多跨境,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改善了品质和包装,进行品牌化尝试。“比起传统外贸订单,在跨境电商平台上零售的利润要高出7个到8个百分点。特别是我们改走品牌路径后,利润比过去给别人供货涨了整整一倍。”金炜烽表示,目前,他的工厂已在多多跨境上开出14家店铺,日销量超过8000单。其中,两家品牌化店铺商品售价和利润都实现了近50%的提升。
金炜烽的经历,是杜桥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杜桥镇现有眼镜企业1300余家,产业工人2万多人,年产值60多亿元,电商2000多家,电商全网交易额占全国的37.67%,2023年仅线上交易额就达2亿元。
聚焦眼镜产业发展的需求,临海市税务部门组建眼镜企业服务队,多次深入杜桥眼镜城,围绕跨境投资、出口贸易等开展全周期涉税服务,提升出口退税、国别税收政策辅导等服务质效,加快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服务队还梳理海外税收政策,帮助企业提升涉税风险防控能力,帮助眼镜企业得以“看”到更远的地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眼镜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绍兴柯桥:年产印染布可绕地球500多圈
柯桥,素有“中国最大染缸”之称,年产印染布可绕地球500多圈。
走进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染车间,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几十台印染机缸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工人只需操纵几个按键,机缸即可开始染色。
“工厂数字化设备比率达到9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左右,库存率下降30%,生产周期缩短30%,能耗降低20%左右。”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徐叶根列出了一串数字,“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也让我们得以享受先进制造业相关税收政策,仅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就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112.6万元。”
为推动柯桥印染产业数字化提升改造持续向前,绍兴市柯桥区税务局积极运用税收大数据,为印染企业绘制税收数据画像,通过具体税收指标分类分级开展政策宣讲和纳税辅导,帮助企业更好适用税费政策、防范涉税风险。
俯瞰柯桥,迎丰科技只是缩影。在印染产业集聚的柯桥区蓝印时尚小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高新化水平显著提高,行业70%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柯桥印染产业正迈向数字化发展的新高地。
来源:中国税网/中国税务报
编辑: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