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体企业减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的工作重心之一,其中减税降费成为盘活企业的重要财税举措。增值税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税种之一,相关的减免税政策成为新一轮减税降费的重心,而留抵退税政策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前的增值税改革始终没有解决增值税返还链条不通畅的问题,无论全面推行营改增、增值税税率下调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认定范围的放宽均未涉及留抵税额的退还。与此前的增值税改革不同,留抵退税改革着眼于增值税的返还链条,旨在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投资和释放市场活力,是对增值税制度及其税收中性特征的重大改进。
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都是留抵税额结转至下期抵扣的制度,退税制度也仅限于对出口货物或服务的进项税额实行出口退税。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行,进项税额抵扣的范围日益加大,纳税人产生大量留抵税额的情况日益增多。为解决留抵税额给企业带来的问题,政府不断探索留抵税额处理办法,出台文件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并逐步扩大政策适用范围。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留抵退税问题”。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投资具有重大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以下简称《公告》)对甘肃省企业投资的影响。本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贡献。第一,限于数据可得性,现有研究较少对留抵退税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文基于甘肃省留抵退税的微观月度数据,详细分析了样本企业政策实施后的留抵退税状况,包括在地区、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分布情况,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缺。此外,现有增值税留抵退税研究大多基于2018年留抵退税政策,本文则聚焦于《公告》展开研究。不同于2018年发布的《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0号)仅退还18个大类行业上期期末留抵税额的规定,《公告》加大小微企业与制造业等六大行业门类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允许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等。相比之下,2022年相关政策的力度更大、辐射范围更广,评估2022年留抵退税政策效果对优化减税降费措施具有指导意义。第二,现有研究大多使用上市公司数据,样本代表性问题尚且存疑,本文基于甘肃省重点税源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样本范围涉及各类规模类型、所有制、发展阶段的企业,样本更具代表性。基于该样本,本文全面分析2022年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在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初创企业中更显著。在机制方面,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投资或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了企业增加投资。本文的研究补充了关于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研究,并为政策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证据。
二、政策背景与退税现状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当期销项税额少于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企业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就是留抵税额。企业产生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时间性差异、制度性原因和政策性原因(刘怡 等,2018)。时间性差异具体是指,企业的生命周期因素、行业因素和季节性采购因素等造成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时间不一致。制度性原因具体是指,我国增值税存在13%、9%、6%和0四档税率,多档税率并存会形成一个税率级差,导致形成留抵税额。政策性原因具体指国家储备和由价格管制而导致的价格倒挂(谭崇钧 等,2013)。那么,在2022年政策实施后,样本企业留抵退税规模有多大?留抵退税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如何分布?为解答上述疑惑,本文基于甘肃省重点税源留抵退税数据,分析样本企业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留抵退税的规模、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企业分布,对基本事实予以梳理。
在留抵退税规模方面,2022年4月至12月甘肃省留抵退税金额达百亿元,呈现出逐月下降的趋势。整体上看,2022年4月至12月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较大,政策实施力度大。在留抵退税地区分布方面,退税金额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酒泉市等地级市,其中兰州市占比高达30.8%。在留抵退税行业分布方面,2022年4月至12月退税额前五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占比28.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21.53%)、“制造业”(占比17.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7.82%)和“批发和零售业”(占比6.50%)。其次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在留抵退税企业分布方面,2022年4月和5月小微企业和一般企业留抵退税金额较高,显著高于其余月份。2022年4月和5月两类企业退税金额占当月退税金额比重相近,小微企业占比分别为49.82%和44.17%,一般企业占比分别为50.18%和55.83%。
三、研究设计
(一)实证模型
本文聚焦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利用留抵退税政策在企业层面和月份层面的差异构建如下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模型的核心被解释变量是企业总资产lninvestmenti,t,即企业本期资产合计(取对数),包括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投资行为的变化。i、t分别表示企业和月份。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是DIDi,t,即Treati×Postt。其中:Treati是政策虚拟变量,“2022年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大于0的企业,取值为1,否则为0;Postt是政策发生时间虚拟变量,从2022年4月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当企业t月收到留抵退税资金时,该月及之后月份均取值为1,否则为0,以此进行多期DID回归。此外,还控制了企业层面控制变量,包括雇员规模(平均职工取对数,lnworker)和资产负债率(资产合计÷负债合计,asset_debt),以上控制变量统一用Xi,t表示。同时控制了企业固定效应firmi,参照朱武祥 等(2020)的研究,考虑到新冠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本文进一步控制月份固定效应montht;由于不同行业企业受新冠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同时留抵税额在不同行业集中度不同,为控制随行业变化也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在控制双向固定效应的基础上控制行业-月固定效应industryd×montht;为控制住随地区和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加入企业所在县-年固定效应countyc×yearT;εi,t为干扰项,本文将标准误聚类到企业层面。
(二)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样本为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的甘肃省重点税源企业,样本期为21个月。为保证数据质量,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处理:(1)剔除企业关键变量为缺失值或负值的样本;(2)为避免异方差的干扰,对绝对数值型变量取对数,包括资产总计与平均职工数等;(3)为避免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关键连续变量进行上下0.5%的缩尾处理;(4)本文聚焦于202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政策,大规模减税退税政策主要是将留抵退税范围拓展至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剔除银行业和保险业等金融企业;(5)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限于增值税缴纳方式为“一般纳税人独立缴纳增值税”,仅保留一般纳税人企业。在经过数据处理后,最终保留24 156个样本观测值。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全样本层面看,企业总资产、企业雇员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较大,说明各个企业总资产规模、雇员规模等差别很大。另外,从Treat平均值看,样本中有27%企业收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近年减税降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企业投资的关键,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可行的政策指向有赖于对已有政策的有效评估。本文首先分析了甘肃省2022年4月至12月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规模、留抵退税地区分布、留抵退税行业分布以及留抵退税额在一般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的分布。其次,基于甘肃省月度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以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力度的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留抵退税政策在企业层面和月份层面的差异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总资产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分析政策对企业总资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刺激了企业的投资活动,使得企业本期总资产显著增加6.3%。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刺激企业投资的效应集中在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初创企业等。
(二)政策建议
本文全面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分析了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作用,为继续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落实“减税降费”目标提供了企业层面的事实证据。基于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留抵退税制度设计,实施差异化留抵退税政策。根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为此,应进一步推广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建议从退税期限、企业划型标准(特别是小微企业)、退税条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形成“税收减免”和“留抵退税”的政策合力。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建议进一步放宽限制条件、提高退税比例,尤其是要适当放宽对初创企业、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适用留抵退税政策的门槛,让更多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的红利,激发企业活力和促进转型升级。对实行大规模留抵退税的行业,由全国统一模式转向“全国统一+地方特色”模式,赋予省级政府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发展规划结合财力状况,自主确定地方特色行业留抵退税的权力。
第二,健全留抵退税分担机制,保障各地负担公平。目前,大规模留抵退税采取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的方式,为政策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建议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所提出的方法优化省以下退税分担机制。由于增值税的流转环节多、流转过程复杂,税款的实际支付地和退税地不一致,使得税款的入库主体和退税的负担主体不一致,不符合税收公平。建议在地方增值税收入分配上,尝试从购进方向销售方转变,从源头上解决征、退税主体不一致的矛盾,建立“谁征谁退”的留抵退税机制,从根本上理清增值税地区间的收入分配。
第三,强化退税风险监管,严厉打击骗税行为。目前,符合条件的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办理便捷,退税资金“一键”直达企业,有效提高了留抵退税效率。但需要加强对退税的监管,关注如虚增进项收入、平摊销项收入、虚假申报等骗取留抵退税行为,持续精准打击企业骗取留抵退税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坚决维护税法权威和税收安全。
(本文为节选,原文刊发于《税务研究》2024年第9期。)
来源:中国财税网/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课题组